情报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情报理论与方法,具备独立从事情报学学术研究、教学及实际工作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二、研究方向
1. 情报学理论及应用。本方向主要研究情报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体系、学科性质、研究方法、产生与发展等学科理论;情报概念与属性、情报职能与效用、情报源、情报流、情报用户等基础理论及其应用;信息计量、信息构建、信息经济、信息生态等应用理论及其实际应用。
2. 信息组织与知识管理。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组织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和方式方法;信息检索模型、自动索引与文档组织、检索中的词汇控制、自动文摘、检索接口、信息检索系统的评价等基本原理与技术问题;知识管理学科的基础与理论、方法与技术应用与实践。
3. 情报分析与知识挖掘。本方向主要研究情报分析的原理和方法论;竞争情报价值链、竞争情报与企业战略管理的融合、企业重大战略决策的情报保障;知识挖掘的原理、方法、技术和应用。
4. 信息化管理与电子政务。本方向主要研究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应用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电子政务的原理、运作模式与管理方法;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建设与应用;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原理、原则、方法和技术。
5. 经济信息化与电子商务。本方向主要研究经济信息化的机制和模型;知识经济、网络经济的结构原理、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信息产业、网络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机制和发展战略;电子商务的基本原理以及电子商务运作和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三、基准学制、学习年限与总学分
博士生基准学制为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六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课程学习兼顾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论文工作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博士生不允许提前毕业。
总学分18学分(18学时/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4学分,实践环节4学分。
硕博连读的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7年,总学分合并计算。
四、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分为两大类: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其中,学位课程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程、二级学科必修课程。
(具体课程信息见《情报学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五、实践环节
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实践环节4学分。
本专业博士生实践环节主要是参加本学科的科研实践和学术活动。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必须参加导师的科研项目,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6次,其中2次必须是校外学术活动,每次须有2千字以上的学习报告。实践活动结束后,由导师组进行考核,考核合格与否,将作为其能否学位论文答辩的资格审核条件之一。
六、科学研究
本专业博士生必须以第一作者名义(或导师为第一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篇,论文署名单位必须是华中师范大学。
七、学位论文
(1)论文选题应是本专业的前沿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论文开题报告会在第4学期进行。
(3)论文应有充分、翔实的资料基础,包括广泛阅读文献资料和获得必要的实证研究资料,必须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进行全面综述和中肯评价。
(4)论文应有新的视角和方法,必须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行文流畅,援引文献全面、准确,必须提出创造性见解。
(5)在论文正式答辩前三个月进行试答辩。试答辩通过者,根据试答辩小组的意见进行修改,按期答辩;试答辩未通过者,推迟答辩。
八、培养方式
博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全面负责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制度。在培养方式上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读书、讨论与辅导、讲授相结合,课堂学习与参与科研相结合,学校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重点培养博士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进行理论创新的能力。调强博士生以自学为主、以培养能力为本。
九、必读文献
书目、期刊清单附于培养方案之后,具体格式见《×××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文献阅读主要书目和期刊目录》。
十、其他规定